第三百零一章:稿纸被偷了???_大国院士
龙腾小说 > 大国院士 > 第三百零一章:稿纸被偷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零一章:稿纸被偷了???

  金陵市这边的领导离去,也带走了高弘明一起去商议可控核聚变落户的事情。

  偌大的别墅中,就剩下了徐川和彭鸿禧两人。

  “真没想到这么快你就解决了核废料难题。”端着茶杯,啜了一口后,彭鸿禧有些感叹道。

  去年眼前这个年轻人邀请他加入项目的时候,他从未想过这种大型项目一年的时间就能搞定。

  徐川笑了笑,道:“运气比较好而已,选择的方向对了,研究起来自然就快一些。”

  彭鸿禧微微摇了摇头,道:“没有实力哪来的运气,你解决直线粒子加速器能级和稳定性的方案我看了,如果不是在物理上有着极深的认知,也不可能想出这种解决方案。”

  顿了顿,他接着道:“不这个了,聊聊可控核聚变吧。”

  “听这次可控核聚变工程是单独独立的,由你负责,那么关于可控核聚变的路线,你考虑过了吗?准备走哪条,磁约束?还是惯性约束法?”

  磁约束和惯性约束是目前研究可控核聚变的两条国际主流路线,这两条路线中,米国更看好惯性约束一些,在上面也走的相对较远。而华国则将投注压在了磁约束路线上,在这上面走的更远一些。

  徐川思忖了一下,道:“相比较惯性约束来,我更看好磁约束一点。”

  “怎么?”彭鸿禧感兴趣的问道。

  徐川沉吟了一下,开口道:“惯性约束不使用磁场来控制聚变等离子体,而是利用冲击波将其压缩到聚变所需的巨大密度,等离子体仅通过惯性保持一瞬间的形状,然后膨胀并释放能量。”

  “相对比磁约束来,它惯性约束有着一个致命的缺点,目前的激光增能,注定了它的激光每几个时只能发射一次,无法产生持续稳定的能源,商用的难度较大,且真正的输出能量远远低于输入能量。”

  “而且如何将燃料热斑内的中心压力增加到大气压力的几十亿倍,是实现商业可行的核聚变的关键之一。”

  “这两点不解决,在惯性约束上要做到发电商业化,可以是遥遥无期。相比较之下,即便是磁约束也有着一些问题,但我还是更看好一些。”

  “那你准备研究托卡马克还是彷星器?”彭鸿禧问道。

  徐川摇了摇头,道:“都不是。”

  “嗯?”彭鸿禧投来疑惑的目光,看向坐在他对面的年轻人。

  徐川往后靠在沙发背上,脸上带着一些放松的笑容:“无论是托卡马克亦或者彷星器,都有着各自的缺点。”

  “托卡马克是目前较为主流的磁约束方式,具有反应产生的废物极少,可再生性好等优点,但目前仍然存在技术难点,比如如何稳定约束等离子体等。”

  “而彷星器虽然在能量约束方面有先的优势,对等离子体的约束远超托卡马克,但彷星器的约束性能远低于的托卡马克,而且它目前来看暂时还做不到实现精确的准对称。这意味着任何对称性的微破坏都可能会导致新古典传输的显着增强。”

  彭鸿禧好奇的问道:“那你的选择是?”

  徐川笑了笑,开口道:“多重磁镜紧箍环形控制。”

  “多重磁镜紧箍环形控制?”彭鸿禧重复了一句,眼神中带着些不解,要搞核聚变他也做了这么多年了,这个名词还真是第一次听。

  当然,从名字来,他大抵也能理解这是个什么东西。只是,这装置似乎并没有先例的样子,等于是从一无所有开始。而难度方面就更不用了,可控核聚变本身就是一个超级难题,再从头开始弄,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出那么一点成果。

  徐川点零头,眼神有些飘忽,似乎陷入了回忆或者其他事情中,不过这并没有耽搁他与彭鸿禧的交流。

  “尽管托卡马克和彷星器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两种几乎完全不同的聚变装置,但如果抛开形状等差异,它们其实都是基于磁约束原理而做出来的。”

  “彷星器的优点在于它可以直接通过外部线圈产生扭曲的环形磁笼,从而增强对等离子体的约束,但托卡马克不行,它本身的结构做不到。”

  “但如果将两者的一部分互相结合用于制造一个新型的聚变装置呢?”

  “而多重磁镜紧箍环形控制装置就是以这种理念为基础而构思出来的新设备它是在托卡马克装置和彷星器装置上做的进一步优化,结合球形床的部分设计而做出来的一种新东西。”

  顿了顿,徐川从走神中回过注意力,冲彭鸿禧笑了笑,顺带补了一句:“当然,目前它还只存在于我的脑海郑”

  的确,多重磁镜紧箍环形控制装置目前还只存在他的脑海中,但在未来可不是。

  上辈子在普林斯顿的时候,他获得了支持,对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的球形圆环实验磁聚变设备进行了改造。

  改造后的nstx-u升级成了nstx-ux1,而nstx-ux1实现了长达三十分钟的聚变反应控制。

  而这项工程,他是全程参与的,所以对如何进行调整聚变设备,他有着十足的把握。

  当然,nstx-ux1是基于常温超导材料做的优化,所以在此之前,他还得先将超导材料弄出来。

  对面,听完徐川的解释后,彭鸿禧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我不知道你构思的聚变装置到底是怎么样的,但是我得提醒你一句,形状复杂扭曲的装置大概率是不适合可控核聚变的,内部腔室中的等离子体湍流可不是那么好控制的。”

  彭鸿禧觉得徐川有些异想开了,可能是过于年轻,再加上一路过来顺风顺水的解决了所有问题,以至于他在可控核聚变上的思想也这么跳跃。

  当然,他有这样的资格。

  二十一岁就拿到了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这两个最顶级的奖项,再加上对核废料的研究,他是华国科学界甚至世界科学界的第一人都不为过。

  只是结合托卡马克和彷星器,再截取球形床融合到一起做一个新的聚变堆装置,这想法,后面有没有来者还不知道,但绝对是前无古人级别的。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t44.cc。龙腾小说手机版:https://m.lt44.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