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朕杀人,从不看品级,从不看贵贱,一概杀之_大清话事人
龙腾小说 > 大清话事人 > 174 朕杀人,从不看品级,从不看贵贱,一概杀之
字体:      护眼 关灯

174 朕杀人,从不看品级,从不看贵贱,一概杀之

  第175章朕杀人,从不看品级,从不看贵贱,一概杀之

  相比苏州府内紧外松,偶有小股蟊贼作乱。

  南边的湖州府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堪称鸡飞狗跳。

  林淮生率领的“江南盐军”,一路绕开城池,顺手拔掉绿营汛兵。

  这种以强打弱的战法,好似打猎。

  汛兵们总是隔着老远的,就挨了一顿燧发枪,崩溃,嚎叫逃命。

  湖州府的官兵,也主动拦截了一次。

  府城之外10里的旷野之上,两军决战,五轮远距离燧发枪齐射。

  甚至没有发生像样的肉搏战,官兵就溃败了。

  胜负既定。

  湖州知府侥幸生还,属官阵亡10余人,绿营阵亡300多人,龟缩在府城中不再出来。

  而林淮生也未曾想到,

  普通绿营兵如此稀松,一战击溃。

  若不是主公有严令,他现在就可以从容的洗劫整个湖州府。

  攻城有难度,可城池之外的财富简直唾手可得。

  按照清廷的规定,失地者杀。

  上到巡抚,下到汛兵,一概不留情。

  所以,要么死在敌人手里,要么死在上官手里。

  这一点,乾隆倒是真的很公平:

  “朕杀人,从不看品级,从不看贵贱。一概杀之。”

  ……

  湖州府城外20里,一名本地丝绸商贾被抓获。

  他磕头如捣蒜,希望以家财换取性命。

  就连他刚娶的小妾,都可以献上。

  林淮生打断了他,直接说道:

  “我们不是土匪,我们是讲规矩的义军,懂吗?”

  “懂,懂,我掏银子。”

  “你懂个p,我们不要银子。你给我听好了,拿上这封信去一趟府城~”

  于是,一场各怀鬼胎的谈判就开始了。

  林淮生开出的条件是,不攻城,不祸害乡间,不募兵,不公开打旗号。

  湖州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认义军过境。

  这个选择,是最符合官绅利益的。

  若继续剿下去,本府绿营打不过,就必须请杭州八旗移师助剿。

  那士绅们就要承受客兵之酷烈。

  而且,林淮生的信中说的很清楚,届时玉石俱焚,他会效仿“黄巢”所为,先将湖州的士绅商贾群体屠个干净,无非是“烧杀”两字罢了。

  恐吓很有效!

  两方各派出了便衣使者,在城外进行了非正式谈判。

  不记录,不签字,不留下任何文书。

  只是口头约定,君子协议。

  “江南盐军”安静的离开府城,进入长兴县,在县境西北山区生存,继续贩卖私盐。

  保证不主动攻击官兵,不公开竖起反旗,不大规模募兵。

  湖州府,则宣布取得了大捷。

  击溃这一股劣迹斑斑的“江北流窜灶丁”主力,斩首数百级,余者逃窜到江苏,安徽了。

  湖州府官兵不方便跨越省境剿匪,所以只能拜托邻省同行辛苦了。

  报捷文书,写的非常丰富,非常详实。

  甚至没有避讳己方的重大伤亡,通判战死,同知坠马惊惧病死,另外绿营阵亡1200人,民壮阵亡500多人。

  损失军械无数,多个村镇被焚毁,百姓被贼戕害者不知何多。

  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湖州府剿匪是惨烈的胜利!

  知府署名后,本府的知名士绅39人也联合署名。

  所有人都捆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如此,就不会出现25仔了。

  虽说底下的百姓、绿营兵都知道实情,可没关系,他们发不出声音。

  自古皇权不下乡,官绅可以代表他们讲话。

  ……

  次日,杭州府就收到了报捷军报。

  再次日,江宁的两江总督也收到了,大为诧异。

  8天后,紫禁城也收到了。

  军机处众人大喜,立即去跪拜请赏。

  养心殿内,鸦雀无声。

  薄薄的一张纸,2000多字,乾隆反复看了3遍。

  甚至连同那些署名的士绅,他都仔细看了。

  似乎,没有问题?

  不过,怎么这么容易?

  实际上,军机处众人都觉得有些蹊跷,不过不敢乱说话。

  老皇帝想听什么?我们就说什么。

  他们都在察言观色,从空气里嗅探,皇帝倾向于相信还是怀疑?

  “从扬州府,一路流窜,掘运河堵漕运,江南绿营几千精锐都未曾拦得住,朕还痛失爱将。就这么折在了湖州府?天命乎?”

  “皇上圣明。”

  和作为御前唯一的拍马高手,立即跪地膝行两步,喜悦的说道:

  “奴才觉得,流贼一路作战,师疲兵老,大约是强弩之末了。加上湖州府当地官兵敢战,上下一心,这才取得了大捷。”

  “嗯,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这一下风向明朗了,众人纷纷跟进。

  在正确的、无风险的道路上狂飙猛进,谱写了一曲忠诚的赞歌。

  养心殿内,君臣一团和气。

  乾隆也终于释然了,不过还是下旨,江苏常州府、安徽广德州要配合清剿残余流贼。

  这两地,和湖州府搭界。

  按照湖州知府所述,流贼的主力虽然被歼灭了,可是残余势力四散逃跑,或流窜到了这两府的山区地带。

  这一个或字,就凝固了许多的智慧。

  ……

  奉旨,杭州将军派员检验了战果。

  足足500多颗首级,血迹斑斑,一看就很新鲜。

  又查看了面孔,发现绝大多数属于孔武有力,面容凶煞之徒,确不似良善百姓。

  湖州城外的战场,鲜血浸入土壤。

  挖出泥土后发现,少数区域鲜血甚至浸到地下1尺深。

  残缺刀剑,火药痕迹,折断的旗帜,还有属于人类的一些小部件。

  都证明了这里,确实发生过一场惨烈的大战。

  于是,杭州将军将密折递送了上去,从侧面证实了此战的真实性。

  湖州知府这才松了一口气,他是真的没办法!

  上任刚1年,京债刚还清。

  全族的希望,都在自己身上,自己若是获罪罢官回乡,怕是要寒酸度日。

  祖宗祠堂,也没脸去祭奠。

  中年男人,不敢倒下啊,一睁眼,都是伸手的。

  于是,他才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和流贼做了这不堪的交易。

  幸好,老天爷赏脸。

  ……

  林淮生所部,一路偃旗息鼓悄悄开进了长兴县。

  在本就脆弱的县城城防上,又挂了一柄利剑。

  方知县揣摩上意,顺应下情,决定做个瞎子聋子。

  放任这股“私盐贩子”进入了西北山区,在密林中开辟出营地。

  山中,木材资源丰富。

  其余所需的物资则是通过水运。水泥、煤炭、火器、衣物、盐巴油脂、锅碗瓢盆。

  不到一个月,一座堡垒就拔地而起。

  以此处为根据地,可以做很多事。

  西北方向,可以攻击江苏常州府。

  西南方向,可以杀入安徽广德州。

  东北方向,可以进入茫茫太湖。

  在主公下达具体军令之前,众人先做做私盐买卖。

  一来挣钱,二来安抚湖州官绅的心。

  ……

  看到这些人穷凶极恶的推销私盐,量大还便宜。

  湖州知府终于松了一口气,几十个士绅也松了一口气。

  有追求是好事,想赚钱是好事。

  造什么反啊,好好做私盐贩子多好。

  至少,湖州官面上达成了共识,不许查私盐,不许罚款,更不能抓人。

  要鼓励私盐贩子的“上进心”。

  就连本府最大的三家盐商,都被知府大人拉去私聊,要识大体顾大局。

  甄氏,第一个响应府尊的号召,主动牺牲了自家的盐引。

  其余两家,虽然很不情愿,也勉强答应了下来。

  李郁听说后,也很意外。这比他预计当中的结局还要完美。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t44.cc。龙腾小说手机版:https://m.lt44.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