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误打误撞,识破了乾隆的阴险计划_大清话事人
龙腾小说 > 大清话事人 > 222 误打误撞,识破了乾隆的阴险计划
字体:      护眼 关灯

222 误打误撞,识破了乾隆的阴险计划

  第223章误打误撞,识破了乾隆的阴险计划

  快速拿下江宁的计划,暂时陷入了一种奇怪的状态。

  两边都在磨洋工,好似懒散的摸鱼打工人。

  守卫南城的清军乐得其见,甚至私下互相告诫:

  “除非贼兵认真攻城,否则咱们的大炮里尽量不要装炮弹。开空炮!以免轰杀了贼兵,引来报复。这就叫礼尚往来。”

  “八旗兵在的时候,还是要认真打的。”

  “八旗兵走了,咱就胡乱放空炮,做做样子。”

  绿营兵们聚集在一起,猜测是天太热,贼兵也打不动了。

  大家都是混口饭吃的喽喽,尽量不要互相伤害。

  打生打死,得利的是贼酋和总督大人,受伤流血的却是咱们底下人。

  生病的史密斯没死,成功完成了赛里斯假冒使团进京的计划。

  ……

  本来他只是想蹭靴子上的泥巴,结果石碑呼啦啦往后倾斜,倒了。

  “为何我想效仿,却如此艰难?”

  躺式战争

  整个战场只有赵二虎那一帮人很忙,日夜不停的挖掘地道。

  “那还不把人给砸稀巴烂?”

  江宁城中的米价,却意外的涨了3成。

  “历史书上说,您率领广西矿工炸开了江宁城墙,效果惊人。”

  “听说那贼酋是苏州人,鸭子那么咸他能吃得惯吗?”

  “咋吃不惯?皇上每次下江南都夸咱的鸭子美。”

  在之前他曾经信过一天。

  实际上如果东王有灵的话,一定会冷笑着告诉他:

  “天兄我爆破江宁城,是在二月末,那会地下水位最低,土层冻的还算结实。而你,我的朋友,是在六月中旬。”

  城中开始流传贼酋会妖法,能控制炮弹的轨迹,就像雷公一样。

  在南城站岗巡逻,成了一件还不错的差事。

  到底是谁撒了谎,不值得深究。

  只能默默的等待着坑道挖掘成功的那一天。

  李郁有那么一瞬间,犹豫要不要再信一天上帝了。

  效果还不错,祈祷的事还真灵验了。

  在磕磕绊绊中,推动着历史齿轮的前进。

  李郁巡视了两次,看到那好似浆糊的泥土只能心中默默的叹了一口气。

  到点上城,到点休息,只要别站在贼兵火炮落点区域周边就行。

  但是他立在雨花台的石碑,被李郁一脚给推倒了。

  “30斤的铁疙瘩砸身上,啧啧。我跟你讲,聚宝门现在都没人敢站岗。”

  仔细观察一看:

  “地基这么浅?当初有人从中捞银子了吧?”

  “贼酋就坐在那雨花台上,吃着咱江宁特产盐水鸭,闲了就往城里开一炮,多缺德。”

  乾隆有没有夸过江宁鸭子好,不得而知。

  让乾隆成为了李家军的第一个天使投资人,不签合同,不要股份,不求回报!正所谓:他的功绩世人皆知,他的名字无人知晓。

  “难道是因为我不信上帝?”

  有那么一瞬间,他很想请教一下东王杨秀清。

  坊间闲人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好似他就是那颗炮弹一样。

  “贼酋身穿道袍,手持桃木剑,在黄纸上一通龙飞凤舞,然后往那炮弹上一贴。这炮弹就有了灵性,专门往人身上砸。”

  江南的地下水位太高了!

  江宁城还靠长江,更加头疼,挖掘的人不时就得拿木桶进去清理积水。

  毕竟各地都有他吃了本地食物龙颜大悦的故事,说起来乾隆也是挺没品味的,哪怕吃一口烂饼都龙颜大悦。

  土块运出来,木梁搬进去。

  “啊?”

  ……

  虽然没有见面沟通,但是双方似乎心有灵犀,达成了战场共识。

  李小五也有点疑惑,说道:“大约是最近雨水太多,冲掉了一些泥土。”

  整个挖掘进程缓慢如蜗牛,艰苦如黄牛,哎!

  ……

  李郁没法从史书里借鉴,也没法穿越回去查看历史书。

  随行的宣传署署长贾笑真,立即制止了对天气的探索,正色道:

  “此乃天意,伪清立碑,主公到此轻轻一碰就倒了。说明什么?”

  周围人瞠目结舌,不敢接话。

  只听得光头书生贾笑真,激动的说道:

  “说明伪清已经腐烂,只待主公轻轻一推,就会轰然倒地。记录下来,当在江南多加宣传。”

  “这块石碑就是证物。”

  果然,搞宣传需要天分。

  这一行正经人是做不来的,也做不好。

  众人就瞧着贾笑真,从怀里掏出一本精巧的笔记本,又掏出一支毛笔,哈了几下开始记录。

  再看主公早就走远了。

  这种事自己不宜在场,留给下属自由发挥,为尊者都懂。

  ……

  在骑兵的簇拥下,李郁远远的观察了满城还有紫金山。

  满城,在江宁城东。

  而紫金山恰好和满城城墙连成了一个整体。远远望去,山顶有不少旌旗。

  “主公,根据斥候情报紫金山是由八旗兵驻守,兵力具体数字不详,但应当不少。”

  “若是攻下紫金山会如何?”

  “那咱们就可以把满城轰稀巴烂。”

  “对。”

  李郁突然想起了一支被他雪藏已久的军队。

  马帮商人黄生分多趟弄来的云南山民,一直没上过战场。

  在苏州郊区的七子山设置了一处山地步兵营区,这批人就驻扎在那里,熟悉江南的草木气候。

  军饷,是按月发。

  军粮,是4天送一次,如此不会生出二心。

  于是当即手书一封,将这批人调来。

  刚回到营地,就有人匆匆来报:

  “主公,湖北白莲来使者了。”

  “哦?”

  这次来的是陌生面孔,不是宋青城也不是石益开。

  而是原郧阳知府,投降白莲后受到重用,替洪圣帝管着大内的司马尚。

  ……

  第一眼,李郁就看出了此人的七分成色。

  白胖,微微弓腰,表情恭顺微笑,眼神低垂却是聚焦精准。

  隔着10丈,此人的眼神就精准的锁定了自己。

  提起袍子,快步前趋,走到跟前拱手超过九十度。

  “白莲使臣司马尚,拜见大帅。”

  “远道而来辛苦了,进帐吧。”

  “谢大帅。”

  司马尚进入大帐,紧跟他的4名白莲护卫却是被挡在了外面。

  李小五手按刀柄,伸手拦住,傲气无比:

  “你们,外面候着。”

  司马尚心中窃喜,瞌睡碰上枕头,他正期待着获得一个单独和东南枭雄对话的机会。

  察言观色,揣摩实力,多条朋友多条路嘛。

  突出一个灵活!

  进入大帐后,

  他突然表情肃穆,摘下帽子,啪啪打了两下袖子,双膝跪地:

  “下官拜见李大帅。”

  “帐外那个礼是代表圣国的,现在这个礼是代表下官自己的。”

  李郁笑了,抬手道:

  “免礼,坐吧。”

  侍卫们奉上茶水后,就退后肃立。

  “司马先生籍贯何地?”

  “下官祖籍河南南阳,后迁居河北沧州。不怕大帅耻笑,下官是进士出身,曾做过一任郧阳知府。后弃暗投明,在圣帝帐下效力。”

  “无妨,良禽择木而栖嘛。”

  “是是。”

  一番寒暄试探之后,才进入了正题。

  “下官此次前来,是奉圣帝之旨意,希望和贵军深入合作,一起抗清。”

  见李郁没有反应,又说道:

  “武昌城坚固,久攻不下,故而想购买一批攻城大炮,望大帅能够救急。”

  ……

  李郁叹了一口气,这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

  “我军也没有多余的火炮啊,你这趟来瞧见了吧,我军围攻江宁,战事正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t44.cc。龙腾小说手机版:https://m.lt44.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